11月18日,经管学院联合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共同举办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报告会。两位获学校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项目资助、赴海外参加 “可持续行星行动会议(IPAS 2025)” 的优秀学子——经管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张笋、风景园林艺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冉,分享海外学术交流经历、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感悟,50余名师生齐聚现场,共同参与这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分享活动。
报告会上,张笋以 “多种草地管理措施提高了中国草地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为核心,详细解读其在国际会议上的汇报成果。她通过长期数据监测与实证分析,揭示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对草原 NE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显著作用,为全球草原碳汇研究提供了全新中国视角,也为可持续草原管理、畜牧业绿色发展及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此外,她还结合自身经历,从国际会议投稿准备、出国行程规划、现场汇报技巧到后期总结报销等全流程分享实操经验,耐心解答同学们关于国际交流申请、语言沟通等疑问,为学子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提供了实用指引。

陈冉聚焦 “收缩与非收缩县域植被生长趋势差异及驱动因素” 研究,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创新魅力。她通过四个核心植被指数,运用 Sen-MK 检验量化两种县域植被生长动态演变特征,运用 SHAP 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选取环境气候、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强度、土地利用变化等22个指标作为输入特征,探究收缩与非收缩县域植被生长速率的驱动差异。其严谨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引发在场学生对 “人地关系协调”“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 等议题的广泛探讨。

互动环节,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围绕草原固碳能力提升路径、县域植被生长驱动因素的区域异质性、跨学科研究方法融合等核心问题,与两位分享人展开深度探讨。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不仅深化了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解,更催生了诸多创新研究灵感。
此次跨学科学术交流报告会,是学院推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海外成果分享平台,既让更多学子直观感受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拓宽了学术视野与科研思路,也进一步点燃了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探索跨学科创新的热情。学校今年设立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资助项目,为学子走出国门、对接国际前沿提供了坚实保障。
未来,经管学院将持续联合兄弟学院,深化跨学科交流合作,通过搭建优质平台,鼓励更多研究生主动链接国际学术资源,在全球视野下开展创新研究,不断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